就地取材,把原汁原味微党课搬到了革命前辈家里

发布时间:2019-09-19 23:46:32   来源:东方头条   点击:
“1944年参加革命当红军,亲手消灭了3名日本侵略者。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致残,1952年4月20日复员,1958年光荣加

“1944年参加革命当红军,亲手消灭了3名日本侵略者。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致残,1952年4月20日复员,1958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,至今已61年党龄。这辈子,我生是共产党的人,死是共产党的鬼!”9月17日上午,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水江镇畔龙村新田冲组老党员、老英雄何万生的家里,传出阵阵热烈的掌声。该区人武部机关党支部把主题教育“微党课”的课堂搬到了革命前辈的家里,全体党员在这里聆听原汁原味的红色故事,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。

96岁高龄的何万生精神矍铄,六十年如一日,他始终是党徽戴胸前,把党放心中。一说到当年的烽火岁月,滔滔不绝如数家珍,历经半个世纪之后听来仍然可闻浓浓硝烟味、隆隆枪炮声。就在7天前,他的曾孙子何昌又双手接过太爷爷的枪,成为了火箭军某部的一名新兵。何昌出征前,何万生只叮嘱了一句话八个字:“永远听党话、跟党走!”

“袁州是块红色的土地,这种就地取材、原汁原味的微党课,直观、生动,撼人心魄,直击心灵,能真正启发党员思辨初心之源、信念之火、使命之重。“该区人武部政委张道安告诉笔者,第二批”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“主题教育开展以来,他们充分挖掘、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,收集整理了“毛泽东在湘赣边区”、“袁州会议永放光芒”、“飞夺泸定桥勇士刘梓华传奇”等150个革命战斗故事编印成《袁州红色故事集》,将辖区近年来300多名在部队立功受奖人员事迹编印成《新时代建功军营袁州儿女风采录》,作为党课教辅材料发放到机关党员和基层人武部、民兵党员、入伍新兵手中。机关全体党员不论职务高低,人人结合历史和现实实际,联系身边的人身边的事,每天早课交班时利用半小时轮流上一堂微党课。他们还选取了四川凉山逆火英雄周鹏、革命英雄何万生、水江镇飞夺泸定桥勇士刘梓华革命烈士纪念广场、袁州会议旧址、毛泽东夜宿快荣村故居、彬江镇血战三星口遗址、江枫革命烈士陵园、开国将军周赤萍家乡、市革命烈士纪念馆、干休所等10个典型现场作为微党课的课堂,组织带领党员回望历史足迹,探寻革命初心;聆听红色故事,传承红色基因;缅怀革命先烈,叩问理想信念;重温入党誓词,打磨党性光辉;对照英模人物,感悟时代使命。他们还利用现场微党课的时机,深入到专武干部、民兵预备役人员中,广泛征求基层对加强民兵党组织建设、新时代国防动员、“三个一线”建设、高质量兵员征集、军事训练、政治教育等工作的意见建议,共收集有关加强工作指导、改进工作作风、减轻基层负担、创新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建议67条。

“吃水不忘掘井人,红色政权来之不易。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事迹让我们肃然起敬,激励我们奋勇前进。”在该部工作了近40个年头的老职工、保障科武器保管员陈文华同志明年9月就要退休了,但他在主题教育各项活动中却表现得异常积极。17日上午,在水江镇聆听了何万生的革命故事,瞻仰了飞夺泸定桥勇士刘梓华纪念碑之后,他在座谈讨论时带头发言:“作为一名老党员,工作会退休,但为党尽忠尽责永远不会退休。进入新时代,就要担当新使命,我一定做到在位一分钟,发光发热六十秒!”

(中国民兵·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)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